不幸的背後就是幸福
樂觀面對 不幸與幸福之間
幸福是什麼?
不幸又是什麼?
幸福和不幸之間的距離是幾個星球?
有什麼比一對兒女都罹患罕見疾病更加的不幸?
這正是巫錦輝、周麗玲這一家人的故事,他們的以欣和以諾罹患的是尼曼匹克症C型(「鞘髓磷脂儲積症」 ),一種漸進式的神經病變,台灣患者不到十人,目前仍無藥可治,也不知道老天還給多少時間。
以欣發病第六年,已經幾乎無法說話、吞嚥,為了給孩子打造一個無障礙空間,巫爸巫媽最近咬牙買了一棟舊公寓改建,除去所有門檻,每一扇門都加大以便輪椅進出;姊姊弟弟雖各有各的房間,但隔間是可移動式的,以便未來一起照顧兩人。
不幸的家庭當然有權利怨天尤人,索求同情,尤有甚者,藉由自身的不幸換取某種利益,但巫爸一家人面對不幸的方法,就是面對它、忘記它,甚至超越它。
巫爸巫媽到學校去種花、講故事、教授生命課程,巫媽每星期還到神學院進修;以諾則存錢幫助西非布吉納法索的小朋友繳學費。
誰說生了病就不能出國旅行?
以欣永遠不會忘記她忍著病痛,在零下七度C騎著駱駝登上西乃山看日出,這是巫家的「旅遊冒險治療」。
一趟旅行花掉近四十萬,這對小康的巫家來說是一筆龐大的花費,但巫爸認為值得,他平常穿免費的紀念T恤,粗茶淡飯,把物慾降到最低,用這一切換取一個足以打開視野和心胸的華麗回憶。
上帝是巫家最大的依靠,但上帝為什麼沒有醫治以欣和以諾,為什麼讓以欣以諾得這樣的病?所謂的醫治,並不僅指拿掉身體的病,巫爸深靜的思考
過,他認為「上帝其實醫治了我們」,「祂醫治了我們的夫妻關係,醫治了我們對環境的不安,醫治了我們對未來的迷惑」,而透過以欣以諾的故事,許多人獲得激
勵,迎向陽光,巫爸還因此寫下暢銷書《一生罕見的幸福》(張老師文化出版
),對巫爸來說,這就是幸福,不幸的背面就是幸福,要不要轉過身,全看自己了。
男主人現身 巫爸:男人,好好哭吧
妻子周麗玲得到「十大愛心媽媽獎」那一年,陪伴領獎的丈夫巫錦輝發現,十個得獎家庭中,居然有七個是父親缺席的單親家庭,面對身心障礙的子女,社會看到的通常是獨力承擔的母親,那些爸爸跑到哪裡去了?
「他們落跑了」巫錦輝說。
在南京東路禮拜堂,人人喊擔任行政主任的巫錦輝「巫爸」。
巫爸也想過要落跑,把生病的孩子丟給保險業務副理的妻子,逃離一切。
經過十八個月的煎熬,當終於確定女兒以欣罹患的是罕見疾病尼曼匹克症,走路會跌倒、講話速度越來越慢、思考記憶停滯……,而兒子以諾檢查的
結果也一樣時,巫爸曾經駕著車一路暴衝,想要讓身體飛出去,讓心的痛苦跟著身體飛翔一起結束。最後,他趴在方向盤上向上帝禱告,放聲大哭起來。
巫爸第一次知道淚水具有洗滌的力量,以及安定情緒的作用。
「因我什麼時候軟弱,什麼時候就剛強了。」聖經哥林多書說。
巫爸開始學習軟弱,做一個會釋放情緒的男人。
看到以欣在學校被同學排擠,他會背對著她,默默流下不捨的眼淚;當他陷入憂鬱狀態,整個人就要垮掉,而妻子流著淚要求「一起找心理醫生談一談」時,巫爸也一起哭了。
在牧師和教友面前,他看到了可以依靠的肩膀,凡事不再一個人承擔。
有一天,巫爸看到以欣學校旁的花圃雜草叢生,不由自主的蹲下來,拔去雜草,又跟警衛要了水桶澆水,從此以後,他成了校園花圃的義工,「管轄」的面積越來越大,「把我體內的悲傷淚水化為對花草的愛,種入泥土」。
爸爸媽媽,加油 罕見疾病家庭 在為全人類承擔
「只有父母勇敢接受挑戰,孩子才有力量對抗疾病」,巫爸正在罕見疾病基金會(1999年成立 )推動一套機制,主要是尋求政府資源的調配和整合,讓家有罕見疾病兒的父母接受心理輔導,並成立「愛心媽媽團」到府協助家務,給父母一個喘息時間。
尼曼匹克症、小腦萎縮症、多發性硬化症、亨丁頓舞蹈症、肌肉萎縮症、先天性水皰症(泡泡龍
)、肝醣貯積症……,不論是哪一種罕見疾病,背後一定有一個心力交瘁的家庭,起初是檢查不出病因,以欣就這樣拖磨了十八個月,接著要面對無藥可醫,或者有
藥可醫,但健保不給付的窘境,因為是遺傳疾病,經常是兄弟姊妹無一倖免,而且還要面對世人「前世造了什麼孽?」這無知的惡意。
受孕胚胎平均有高達15%的異常,而異常胚胎又大約有3%的存活率,包括罕見疾病,「很少人意識到這3%的孩子和父母是在為全人類承擔啊!」這是導演王小棣採訪小兒科醫生林炫沛時,醫生告訴她的話,王小棣把它寫進為《一生罕見的幸福》的推薦文內。
不是造孽,而是為全人類的承擔,是基因的微調,然而醫療體系卻拋棄了罕見疾病,丟給父母獨自承擔,暗夜哭泣,父母如果倒下去,孩子也見不到陽光。
巫爸這一路走來,充分體會到「讓父母站起來」,並且獲得家務上的協助,是整個罕見疾病支援網絡中一件非做不可的事。
而政府和社會要共同創造一個環境,讓父母既能勇敢接受挑戰,也可以放心休息。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.TV2peqTSU9EuukLQc0c/article?mid=71817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