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得起放得下
「提
得起,放得下」是生活裡許多人掛在嘴上自勉的話,
雖然僅六個字,但想積極而又廣義的介入人生處世修為裡,
發揮得淋漓盡致,而內心又能愉快適懷,這的確需要 相當了透之心與認知程度,
執行上才能見其火侯,在此例舉一真正提得起,
也放得下的借題,讓朋友們日後在行事作為的抉擇點裡也有所受用。
在某山區知名的寺廟裡,有位修習頗深的老住持,帶著弟子出外化緣,
行程的途中經過一條河流,忽然看到一女子落水載浮載沉的瀕臨滅頂,
此時老 住持心裡暗想,這輩子跨入佛門只為修行正果,
而女色又在戒律之內,但見死不救如造罪孽一級,
心思剎那時蠢急但行卻被另一層顧忌鎖住,祇得愣愣的雙眼注視落
水女子而腳根原地不動,然隨行的年輕和尚,眼看著這女子就將水中作塚,
男女是否授受不親,佛法戒律應否遵循,此時帢似馬耳東風,
立即的反應躍入水中將落水
女子救離上岸。
事情相隔已將四月餘,老住持終日總是悶悶不樂,
心想小和尚剛入佛門轉進修行之路就觸犯戒律,
日後想圓寂舍利子正果勢必比登天還難,但又急著想了解,
小和尚在當時為何能不加思慮所得所失即躍入水中,以及事情相隔至今,
內心對觸犯戒律是否能夠依然釋懷。某日老住持實已按奈不住疑慮激騰的心緒,
呼著小和尚 來到佛殿劈口就問:「小和尚四個月前你眼見那落水女子,
為何一言不發即躍入水中相救,難道佛門戒律為色不侵你早已忘卻,
而事既已生日後該如何彌補這修行的 缺口呢?」
小和尚聽完臉上頓現莞爾視著老住持回道:
「對啊!在當時我將那落水女子背上案,由肩膀滑落那一剎那間,
我也跟著那道滑落的影子忘了這件事情,沒想到您還牢記它四個月!」
對別人仁慈並非為自己殘忍而是給自己成長,
吃虧是否得盤算那天能有相同的回應,
這種心裡與當時付出的善良本意實有背道而馳,
人生橫逆與不順的事常有意的為難或試探周遭的作為,
所以不如意者十之八九,但只要頭一轉身跟著走什麼都不會有了。
從上則和尚的借題不更也影射出,人生所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