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接受不圓滿的美好

分類: 生活雜記
2009/07/28 04:03
接受不圓滿的美好
分類:感想篇
2009/07/26 20:21


林淑萍


世間事就如心理學家研究所說的「不圓滿美好」,

但是身為人的靈慧與美好就是:我們的念頭轉與不轉,

是這個外在世界不能掌握的。


所以,如果願意,轉個念頭, 我們也可以在讚歎星空燦爛的當下,換來如意人生。


前一陣子,網路上曾流傳一位知名企業家的故事,不知是真是假,但是極具禪意。


內容概略如下:
這位企業家的一位朋友,一天興致盎然地向他要字,他不解地問:「我又不是書法家,字寫得不像樣,你怎會向我要字呢?」


朋友巧喜在心地回答:認識你這麼多年,你不是書法專家,我當然明白。但你有所不知,你的字寫得好不好並不重要;重要的是,你那大大的三個落款字:×××。」


企業家耐不住好友的要求,便答應為朋友揮毫。


過了些時日,企業家的朋友就收到他寫的一帖字,大白的宣紙上面,只簡單寫了四個大字:「多看一二。」


朋友拿到字,左看右看,橫豎看不出個所以然來。


他心想是企業家寫的,也就不深究。


不過,他嫌字太少,有點寒酸,又致電給企業家說:「你這四個大字寫的大好,可是就是少了點大董事長的氣魄,你就再寫個四個字,湊成對聯吧!」


接受世間不美好
企業家二話不說就答應了,掛上電話後,就請秘書將家中已預先寫好的四個字再送去給朋友。


朋友拿到字一看:「少想八九。」


心中即生起埋怨的念頭:「這個×××一點都不夠意思,要他寫些字,他竟打發地寫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一、二、八、九的數字。」


於是,他氣沖沖地致電企業家,打算興師問罪。


沒想到電話一撥通,他還沒接上話,就聽到企業家致歉的口吻說:「對不起!我一時疏忽,忘了將橫批送去給你,現在東西已經在路上,你等一會兒就可以看到;等你看過後,再打個電話給我。」


果然,朋友掛上電話不久,就聽到門鈴聲;一開門,「如意人生」四個大字佔去了全部視野。


看著客廳地上佔滿了企業家的大字,朋友認真地將三款字擺弄了許久,就是理不出所以然來,心中思道:「×××八成是電路數學耗久了,滿腦子只有數字,和一個隨便勉強沾上文雅的橫批:如意人生。不過,好歹他也為我寫了十二個字,花了不少時間,但是這幾個字真的是……」


朋友念頭一直想著,嘴也跟著嘀嘀咕咕:「搞什麼東西,湊幾個字打發我,什麼意思也沒……」


這時,站在一旁的少僕忍不住接話說:「老爺,這三款字是有道理的,您再仔細看看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』這句話。」


朋友恍然大悟地用力拍了腦袋瓜說:「對啊!人生的事,十件裡頭有九件不如意的,既然如此,不去一直煩惱、牽掛那八九件不如意事,多去珍惜看到那一兩件美好的事,人生就如意了嘛!唉呀!我就說這個×××是有頭腦的!這幾個字真是好!真是妙!我這就撥電話跟他大謝一番!」


上面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多少,當然不是我們深究的焦點與煩惱。


不過,它所要傳達的訊息: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」與「看事情的角度」,值得我們認真省思。


心理學有一個重要的概念:「公平世界的謬誤」,內容說的是,世界的本身,就是一個不公平、不正義,充滿扭曲事實與妥協的現實。


但是,一般大眾因為崇尚美好的天性與後天教育的關係,有一個謬誤的價值觀假象,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應該是公平正義,而且是美好的。


譬如陳水扁總統的孩子應該和我有一樣的機會參加軍法官的考試,沒有特權安排;我只要在工作上認真努力、負責任,上司一定會賞識提拔,沒有人事關係的考慮等。


像這樣的世間事應該公平的假象,在人們的心中是一則鐵錚錚、不可動搖的定律,是價值信仰的中心。


因此,一旦生活裡有不符合、違背這個信仰的事件發生,我們就會起煩惱,埋怨世間事的不如意與不應該,有違我們一直以為世界應該美好的期待。


其實,佛陀早以他的體悟告訴我們,世間事愁苦煩惱的多,小如一些不公平之事,大如老病死分離的悲痛,都是人間的常態。


如不如意,只在一念間
對於佛陀的體悟,有人或許不服,說那是一個人的偏念與體認,不符科學的精神,不是世間的真相。


但我要說明的就是,這個「公平世界的謬誤」的概念,可不是一個悲觀、偏執的心理學家捏造出來的,而是他根據現代人執念信仰的「科學」實徵研究證實而來(其實,信仰科學的本身也是一種迷信),而且被整個嚴苛學界接受,認為是闡明、代表事實的真理。


所以,一旦我們能體認到「人生,真的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」後,或許,我們的人生功課就是要學會面對事實,承認、接受它。


一旦我們願意承認、接受這個事實,生命就又到了另一個境地的體認,可以將「世間不美好」當成一個客體來觀照,積極省思:我該秉持什麼樣的態度,與天天都在我生活裡的煩惱相處?


是讓自己罩在陰霧的不如意世界裡,繼續將心思放焦在那八、九件的煩惱上,埋怨起瞋念?


或是笑著將那八、九件不如意的事,體認為應該與真實,然後不計較、不掛念,而去感念另外那兩件令人歡喜的如意?


有些人總能知福,凡事喜樂;但也有人總是生氣世間事皆與他作對,家庭、事業、小孩功課處處不盡理想如意。


而這兩種人,卻或許擁有一樣的世間條件。


其實,如不如意,都在念頭轉瞬間。


世間事或許就真如心理學家研究所說的「不圓滿美好」,但是身為人的靈慧與美好就是:我們的念頭轉與不轉,是這個外在世界不能掌握的。


因此,我們見到那位企業家的朋友念頭一轉,幾個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大字,卻變成夜空最耀眼的星星鑽石。


所以,如果願意,轉個念頭,我們也可以在讚歎星空燦爛的當下,換來如意人生。
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.TV2peqTSU9EuukLQc0c/article?mid=7907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德望 的頭像
    陳德望

    靈新生(靈心身)[昇靈,修心,養生][文字魔數師]{能量大師}空吾真人

    陳德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