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人我一視 動靜兩忘

分類:生活雜記
2009/09/26 01:11
人我一視 動靜兩忘
分類:感想篇
2009/09/24 20:53


喜寂厭喧者,往往避人以求靜。


不知意在無人,便成我相,心著於靜,便是動根。


如何到得人我一視、動靜兩忘的境界!

  
我相:佛家語,是佛教四相之一

  
動根:動亂之源。

  
人我一視:我和別人屬於一體。

  
一個喜歡清靜討厭喧鬧的人,往往離群索居來求取安寧,卻不知道遠離人群只是為了自我,而一心求靜的結果一旦遇到喧鬧就會煩躁。


人我本是一體的,動靜也是相互關聯的,如不能自我忘懷,只知一味強調寧靜,又如何能達到真正安寧境界呢?

  
善道和尚於845年唐武宗滅佛時,被迫還俗,從此過著半僧半俗的生活,當時的人稱他為“石室行者”。


有一次他踩碓舂時竟踩出了神,進入了無心無我心境,只知動腳卻忘了移腳。


這件事傳到臨濟和尚的耳中,臨濟和尚評說:他沈溺在深泉水潭裏。


無心之境雖好,可是沒什麼真正的作用。


真禪所謂的禪定與智慧如一的三昧,是定慧如一的基礎上的靈活運用禪機的三昧。


常言說,坐禪之人,把橋上的來往行人看成深山之樹,尚未入真禪;而應當見人是人,見橋是橋,從自然的眼光去看待一切。

  
莊子說:人若能隨心而遊,那麼難道還會不自適自樂嗎?人假如不能隨心而遊,那麼難道還能夠自適其樂嗎?流蕩忘返於外物的心思,矢誌不渝 棄世孤高的行為,唉,恐怕不是真知大德之人的所作所為吧!沈溺於世事而不知悔悟,心急如焚地追逐外物而不願意反觀自身,即使相互間有的為君有的為臣,也只 是看作一時的機遇,時世變化後就沒有誰會認為自己地位低下了。所以說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從不願意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所滯留。崇尚古代鄙薄當今,這是未能通 達事理之人的觀點。用狶韋氏之流的角度來觀察當今的世事,誰又能不在心中引起波動?道德修養極為高尚的人方才能夠混跡於世而不出現邪僻,順隨於眾人中卻不 會失卻自己的真性。尊古卑今的見教不應學取,稟受其意也不必相互對立爭辯不已。

  
莊子的話告誡我們:完全揚棄自我和動靜不二的主觀思想,才能真正達到身心都安寧的境界。
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.TV2peqTSU9EuukLQc0c/article?mid=85981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德望 的頭像
    陳德望

    靈新生(靈心身)[昇靈,修心,養生][文字魔數師]{能量大師}空吾真人

    陳德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