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 靜 經
《老君曰》:
大道無形 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 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 長養萬物
吾不知其名 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 有動有靜 天動地靜
男清女濁 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 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 動者靜之基
人能常
清靜 天
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 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
而慾牽之
常
能遣其慾 而心自靜 澄其心 而神自清
自然六慾不生
三毒消滅
所以不能者 為心未澄 慾未遣也
能遣之者 內
觀其心 心無其心
外觀其形 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
物無其物
三者既無 惟見於空
觀空亦空 空無所空
所空既無 無無亦無 無無既無 湛然常寂
寂無所寂 慾豈能生 慾既不生 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 真常得性
常應常靜 常清淨矣 如此清淨 漸入真道 既入真道 名為得道
雖名得道 實無所得 為
化眾生 名為得道 能悟之者 可傳聖道。
《老君曰》: 上士無爭 下士好爭 上德不德 下德執德 執著之者
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
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
即驚其神 既驚其神 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 即生貪求
既生貪求 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 憂苦身心 便遭濁辱
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 永失真道
真常之道 悟者自得
得悟道者 常清靜矣。
清靜經─後語
偶然的巧遇與朋友閒談中 讓我體會許多
一個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
能如此透徹人生 智慧的展現是滔滔不絕 印證了那句:
『真理勝過一切 清靜最為高貴』
人往往固執不能容納別人
你的心境雜亂
自然無法吸收到新的資訊
也沒新的視野
我是一個稍有智慧的『傻瓜』
用心要改造自己 讓自己走向清淡
生活簡單祈求不多
只願平安 今天無非是要借這個─假身
來修─真
我們常常可看到別人
卻永遠看不到自己 你知道我
也知道他但你又瞭解多少自己 炎熱的夏天裡 不管你有多熱─
心靜自然涼
清靜的本體是大而無外 小而無內
經文
中:
『真常之道 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 常清靜矣』 『悟』這個字是窮究契理
心裡體會的意思 真理 不虛恆久
不變 能夠有悟性的自然會得著真意
能夠悟透道理的人
便能永久皈依清靜矣。
『悟』─不是在紙上下功夫
六祖惠能大師不識字 卻能領悟道之奧妙 可見窮理盡性在『紙上作業』是不夠 的
應有『行』的功夫
記得小時候鄉下根本沒有自來水
必須依靠接山泉水或溪裡的水 有時水是混濁不清 媽媽都會拿一塊『明礬』
丟入水中攪拌一下等水『靜』了 濁的東西沉下去
這時水也就變『清』了。
我們每天忙碌不堪 思想紛雜 煩惱叢生 就像水被泥沙弄混濁一樣
心也無法清靜
所以我們也需要『明礬』─悟
來幫助混濁的心
讓執著的污濁慢慢下沉 讓清的慢慢上升。
既然清是上升
濁是下墜
有智慧的你 是否有聯想的什麼呢
你希望一生清清白白
追隨菩薩的腳步 還是帶著滿身罪孽 而下墬呢.......
在這舉世徬徨 人心陷溺的年代
名 利 恩 愛層層包圍著人們
幸運的你與幸運的我 工作之於都能利用時間來鞭策自己
是何等的殊勝與福報
清靜─像一陣風 更像一道閃電
能感應到 也可感受到 卻永遠拿不住它
清靜─像白雲飄飄
悠閒自在 它因風而動 因追而搖盪 一旦風雲離散 物相寂然呀!
清靜經是一部道家的經典
經文雖只有三百九十三個字
卻很簡易地指出(生活即是道的修
身 要領) 經文以(大道)開始─
最後也以(真 道)作為結束 依經文看來最終的意義還是要人歸向
(清靜)
也就是歸於自然
歸於大道反璞歸真!
文:─夏之星
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