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地攤成就財富神話

分類: 生活雜記
2009/07/19 22:35
地攤成就財富神話
分類:感想篇
2009/07/18 20:26


變,是永遠不變的真理。   


1987年,廣東省潮陽縣一伙農民來到深圳打工,他們的打算是攢夠兩萬元錢就回家蓋房娶媳婦。


幾年後,這伙打工仔實現了自己的“最高理想”,回家蓋起了新房,而其中一位最小的打工仔,卻改變初衷留在了深圳。


19年後的今天,這個當年年紀最小的打工仔已經成為中國著名的億萬富翁。
  

 一個地攤小販,是如何成為億萬富翁的?讓我們一起走進張慶傑的財富神話……
   

窮則思變,小販也要過把“批發”瘾
1968年,張慶傑出生在潮陽縣港頭村,那是一個十年有九年要挨餓的窮地方。


1987年春節過後,19歲的張慶傑帶上家裡僅有的300元錢,和同鄉一起踏上了去深圳的打工之路。
   

一伙人在深圳深南大道路邊的小山坡上,找了一間部隊廢棄的水泥瓦房,鋪上干草,住了下來。


第二天凌晨3點钟,張慶傑出發,騎車3個小時,批發了一些香蕉,再回到人民橋小商品市場外面的馬路邊賣。


由於初來乍到,不懂行情,購進的香蕉都是用藥水泡熟的,一天沒賣完就爛掉了,五天後,他不但沒有掙到一分錢,反而把帶來的300元錢快賠光了。
   

眼看把全部“家底”都花光了,張慶傑非常痛苦,進退兩難:回到村裡吧,怎麼有臉見人?


不回去吧,會不會挨餓?
   

過了半個月,張慶傑漸漸摸透了賣香蕉的行情,開始有了一點可憐的收入。


他憂慮地想:哪年哪月才能攢夠蓋房子的錢呢?


看來不能這樣下去,得想辦法變一下。
   

他把自己的想法跟同伴們說了,大家都笑他沒有耐性。


可是,張慶傑卻不服這個勁,他想:機會總是有的,就看你去不去找。


從那以後,不論干什麼,他都留心有沒有新機會。


一個和自己一起賣香蕉的梅州人老哈一連幾天沒來賣香蕉,張慶傑感到很奇怪。


一天,張慶傑偶然在路上遇到了老哈,老哈掏出一支高級香煙遞給張慶傑。


老哈走後,張慶傑站在路邊,久久地凝視著這支香煙,尋找機會的敏感使他斷定:老哈賺到了大錢。
   

他跟在老哈的身後,來到東門商場。


他看到老哈打開自行車後座上的包,在地上擺開一些襪子和西褲,開始叫賣。


他的生意非常好,不到半個小時,一包東西就賣光了。


老哈收拾好東西剛想走,張慶傑迎上前,和老哈打招呼,並問他哪裡批來的貨。


老哈打著哈哈,就是不說。


張慶傑想,老哈肯定是怕他搶了生意。


於是,他假裝和老哈告別,卻悄悄躲到遠處觀察,一直跟蹤到老哈住的地方。


第二天凌晨3點多钟,張慶傑趕到老哈的住處外,好不容易看見老哈騎著自行車出來了,張慶傑遠遠地跟著,一直騎了20多裡地,來到深圳北郊一個村子裡。
   

過了兩個多小時,老哈用自行車馱著很大一包東西出來了。


老哈走後,張慶傑進到村子裡一問,才明白,原來,深圳附近有很多農民在香港種菜,每天從香港那邊回來時,都會捎回來一些便宜的緊俏商品。


老哈是從農民那裡收購,然後拿到市場上賣。


張慶傑大夢初醒,這是賺錢的好機會呀!
   

第二天,張慶傑沒去購香蕉,他騎著自行車,到附近的村子裡,挨家挨戶收購無花果、襪子、阿婆衫、西褲等這些香港來的商品。


那天,他收購了滿滿一大袋子港貨,然後匆匆趕往人民橋的小商品市場去賣。


這些商品特別受歡迎,不到一個小時,就全部脫手。


細細算了一下,他一下子賺了60多元錢。
   

從那以後,張慶傑天天去村裡收購,一個月下來,他賺了2000多元錢。


對於一個進城打工的農民來說,這是一筆很大的收入了。


照這個速度下去,不到一年,張慶傑就能實現蓋新房子的理想了。
   

可是,張慶傑又產生了“變”的念頭。


他想,既然買貨的人這麼多,賣貨的人也這麼多,為什麼不來個“小批發”,把零售利潤讓給別人,自己專門賺其中的差價呢?


也許,那樣會賺更多的錢呢。


於是,他收購了一包商品,回到人民橋小商品市場,當場批發給別的小販。


然後,趕緊騎車到20裡以外的村子裡再收購。


一天跑三個來回,到了晚上,他點錢時幾乎跳了起來:天哪,我賺了300塊!
   

三個月後,當一同出來打工的伙伴回到村裡時,張慶傑是最為自豪的一個:他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———1.8萬元人民幣。
   

首戰告捷,張慶傑產生了無比的自信:看來,百萬富翁們也不是天生的,誰干好了,誰抓住機會了,誰就能成功。


他總結出了一條非常簡單卻實用的致富“秘訣”:你得找機會,找到機會你就變。
   

鴨梨箱上站起來的富翁
張慶傑干了半年後,賺錢變得越來越困難了。


原來,隨著內地小商品生產的興起,香港的小商品漸漸失去了價格優勢。


張慶傑想,還得另找一條生財之路。


他看中了人民橋小商品市場大廳裡的攤位。


可是,當時人民橋小商品市場是深圳唯一有規模的,生意非常之好,沒有哪個商戶想出兌攤位呀。
   

張慶傑不甘心,他借著給人家送小商品的機會,挨個攤位詢問是否出兌,得到的都是驚訝的回答:出兌?開玩笑吧。


受到了那麼多嘲諷,張慶傑並沒灰心,仍然執著地相信,這裡一定有機會。
   

有一天,張慶傑發現商場裡一個賣鈕扣的攤位,攤主不是坐在櫃台裡面,而是與櫃台並排坐在前面。


張慶傑想,這不是浪費了一段鋪面麼?


為了與攤主拉上話,張慶傑特意收購了一些台灣來的金屬鈕扣,賠了一點錢,把鈕扣批發給了攤主。


攤主很高興,便和張慶傑拉起話來。


攤主叫邱吉良,張慶傑問他為什麼要坐在前面?


邱吉良告訴他,這把椅子比較寬,放在櫃台裡面伸不開腿。


張慶傑小心翼翼地問:你坐的這塊地方能不能出租給我?


邱吉良笑了起來:這塊地方不到半平米,你租了能干啥?


張慶傑說:我賣服裝,絕不跟你搶生意。


邱吉良搖搖頭說:我不想出租,我還想把櫃台加長呢。
   

張慶傑告別邱吉良時,心裡已經有了主意。


他來到家具市場,訂做了一把與邱吉良坐的同樣的椅子,但比那把窄了不少,還特地鋪了一個竹編墊子。


他扛著這把椅子,來到邱吉良的攤位,把椅子放在櫃台裡面,對張吉良說:你坐坐試試,看看能不能伸開腿。


張吉良試了一下,覺得很舒服,便說:多少錢?我給你。


張慶傑說:椅子是我送給你的,不要錢;不過,想求你把這塊小地方租給我。我絕不欠你租金,而且你什麼時候讓我走,我立刻就走。

   
邱吉良被張慶傑的誠意打動了,他想了一會,說:好吧,400元一個月。


那一刻,張慶傑差一點樂得跳起來:朝也盼,晚也盼,如今終於成為人民橋小商品市場裡的正式一員了。


他激動地對邱吉良說:你的恩情,我永遠也不會忘記。
   

邱吉良租給張慶傑的地方,只有0.35平方米大,而且,邱吉良一個裝鈕扣的鴨梨箱子沒地方放,必須放在這裡。


張慶傑就在這只鴨梨箱子上放了兩叠“雙龍牌”牛仔褲,開始了他的服裝生意。


他的牛仔褲非常好賣,平均一天連賣帶批發,能出貨400多條,所以,每天他都要去大批發商那裡拿四五次貨。


不久後,張慶傑又發現款式時髦的西褲是市場上走貨最快的,便改賣西褲。


西褲的利潤比牛仔褲高多了,三個月下來,他就賺了4萬多元錢。
   

別人不知道張慶傑賺多少錢,但邱吉良天天站在張慶傑身邊,他心裡有數。


看到張慶傑竟然比自己賺得還多,邱吉良也動心了,想改賣服裝。


張慶傑也鼓勵他,可是,邱吉良想了半個月,擔心將來萬一服裝不好賣了,再改賣鈕扣,老主顧都流失了,就會兩頭空。


張慶傑說:做生意走一步看一步呗,萬一服裝不好賣了,可能還有別的機會呢,何必守著不太賺錢的鈕扣不放呢?
   

邱吉良最後也沒有改行。


10年後,當張慶傑一擲千金買下多處商鋪之後,邱吉良仍然是人民橋商場裡賣鈕扣的小攤主。


張慶傑沒有忘記這個恩人,以極低的價格,將一處最好的鋪面租給了邱吉良。


邱吉良感慨萬分地說:你比我強。


張慶傑說:我不比你強,但我相信市場是變化的,只有跟著市場變化,才會一帆風順。
   

張慶傑在那只鴨梨箱上賣了一年半服裝,攢下了一大筆錢。


當深圳東門商場有新鋪位出租時,張慶傑積壓在心底裡那種對商鋪的欲望終於爆發了:他拿出全部資金,一口氣租下了十個鋪位。


他雇了營業員站櫃台,自己專門來往於廣州、石獅、義烏、汕頭等地進貨,成了一個初具規模的服裝經銷商。
   

隨著服裝行業的經銷商越來越多,競爭也越來越激烈,帶來的後果就是利潤越來越低。


張慶傑及時改弦更張,於1997年把主要業務轉向了珠寶和相機,2000年開始,又開始經銷電腦和手機……
   

一個善變的商人,在變化多端的市場裡,如魚得水。
   

人棄我取,地產風雲方顯百變精靈本色
生意越做越大,財富滾滾而來,張慶傑卻異常冷靜。


他研究了世界上很多富翁的成功史,發現了一個明顯的特點:這些富翁最後的產業幾乎都與金融和地產有關。


張慶傑想了很久,最後他認為,這兩個行業並不適合他,他是經商的,只有買與賣才是他的特長。


他決定置辦物業。
   

1997年春天,張慶傑得到一則消息,鹽田區政府所在地門前的幾家店鋪要進行拍賣。


張慶傑看好這裡的發展前景:一個區政府門前,永遠都不會變成受人冷落的不毛之地。


在拍賣會上,他頻頻舉牌,以每方米5000元的高價,將7間店鋪全部收歸己有。


當時,有人笑他出價高了,張慶傑則意味深長地回答:會變的。


幾年後,這幾家店鋪已經攀升至每平方米2.8萬元了,單是房產增值一項,張慶傑就淨賺了600余萬元。
   

這次競拍成功,使得張慶傑又得到一個重要啟發:拍賣的商品,一般都是成本低廉的。


衣服被人穿過就不值錢了,但房子被住過,卻並不貶值。


從那以後,他幾乎參加了每一次的房產拍賣會,買下了大量的“便宜貨”。
   

2002年,兩棟位於龍崗坂田的爛尾樓公開拍賣,恰恰是這兩棟爛尾樓,引起了張慶傑的注意。


張慶傑喜歡變化,對於事物的看法,他也喜歡從變化的角度去觀察:既然這麼“爛”,那一定很不值錢,可是,“不值錢”,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“成本低”……
   

不過,張慶傑並不是一個只靠“推理”來拍板的人,他對這個地段進行了深入的調查。


在調查中他得到一個令他振奮的消息:萬科公司將要在坂田建設萬科城,而萬科城的預選地址正處於那兩棟爛尾樓的旁邊。


在深圳乃至全國,萬科的名氣和實力是大家公認的。
   

有了這顆“定心丹”,張慶傑信心百倍。


拍賣會上,叫到320元每平方米就沒人舉牌了,而一直沉默的張慶傑穩穩地說了一聲:380!


於是,這兩棟面積10000平方米的“爛尾樓”就劃歸到張慶傑名下。
   

2006年4月,那兩棟“爛尾樓”已經不再“爛”了,它旁邊的“萬科城”拔地而起,地價一路高歌猛進,兩棟“爛尾樓”成了金光燦燦的聚寶盆。


張慶傑以每平方米7000元的高價,一次出手,淨賺了一大筆錢。
   

如今的張慶傑已經成為全國著名的家居連鎖店“樂安居”的總裁,張慶傑做啥啥賺錢,朋友們都稱他“百戰百勝將軍”。


而張慶傑則搖搖頭說:我不是百戰百勝,而是百戰九十九勝。我雖然從事過十來個行業,但都是與買賣有關,這符合咱中國古人說的‘不熟不做’。我再怎麼變化,也只是在一個熟悉的行業裡,只有一次‘越軌’,那就是我投資股市1000萬,現在賠了300萬。
   

一個極其簡單的生活常識,被張慶傑演繹成極其深刻的哲理:在動態的世界裡,隨時改變自己,財富才會滾滾而來。

引用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.TV2peqTSU9EuukLQc0c/article?mid=7775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德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