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費力的生活
你有沒有懷疑過為什麼人長大以後,就失去了生命中所有的
喜悅?目前你們這些年輕人都還算蠻快樂的;你們有你們的小問
題,還要擔心考試,但是除了這些問題之外,你們的生活還是有某些喜悅的,不是嗎?你們自然而然、十分容易地接受了生命,
你們用輕鬆的、快樂的態度來看待事物。但是等到長大以後,我
們似乎就失去了這種超然於世俗之外的、具有更深含義的喜悅。
為什麼我們大部分人進入了所謂的“成熟期”之後,反而變得呆
滯,對喜悅、美、藍天及大地都不再敏感了?
你知道,當一個人捫心自問這些問題時,許多種解釋都會浮
上心頭。其中有個解釋就是:我們都太關心自己了。我們努力變
成某某人物,奮力得到並維持某種地位,我們有下一代以及其他
的責任,我們必須賺錢。所有這些外在事物很快就讓我們喘不過
氣來,使我們失去了生活的喜悅。
你看看周遭那些年長的面孔,你看他們有多麼哀傷,多麼操
勞過度而不健康,他們是那麼退縮、冷漠,有時候甚至有點神經
質,一點笑容也沒有。你難道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嗎?即使我們
問自己為什麼,大部分人似乎得到一個解釋以後也就滿足了。
昨天黃昏時分,我看見一艘滿帆的船,在西風的吹送下逆流
而上。那是一艘大船,載滿了薪柴駛向城鎮。太陽正在西下,這
艘背對天空的船真是出奇的美。船夫只是輕輕地掌舵,一點也沒
費力,因為西風正在盡力。同樣的,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瞭解奮
鬥以及衝突所帶來的問題,那麼我們就能毫不費力地、快樂地生
活,臉上還帶著微笑。
我想就是這種費力的態度毀了我們,使我們幾乎每分每秒都
在奮鬥中。如果你觀察身邊年長的人,你會發現他們的生活是由
一連串的和自己、和配偶、和鄰居、和社會的爭戰所組成的。這
永無休止的爭戰把能量耗盡了。一個喜悅的、真正快樂的人,是
不費力生活的人。這不代表你是停滯的、呆板的、愚笨的;相反,
只有那些非常有智慧的人,才能真正從辛苦和奮鬥中解脫。
但是你知道,我們一聽見這種自在的、不費力的境界,我們
就很想變成那個樣子,我們也想達到那種不再辛勞與衝突的境界,因此,我們反而把它變成自己的目標、理想,然後我們又再度被
努力、奮鬥所局限。奮鬥的目標有很多種,但是奮鬥的本質都是
相同的。一個人可能為了改革社會、為了尋找神、為了製造和配
偶、鄰居之間更好的關係而奮鬥,或坐在恒河邊膜拜上師。這一
切都是努力與奮鬥。所以奮鬥的目標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瞭解奮
鬥的本質是什麼。
我們的心有沒有可能隨時都自在,完全沒有掙扎,不僅僅是
偶爾感覺自在就算了?如果能夠達到這種境界,我們就能進入不
再與人比高低的喜樂狀態。
我們的困難就在於自己常常覺得不如別人,因此就要奮力去
變成某某人物,或是努力克服各種自相矛盾的欲望。但是請不要
解釋為什麼人的心中充滿了掙扎,因為每個能思考的人都知道掙扎的原因在哪裡,不外乎就是嫉妒、貪婪、野心和競爭。所以我
們不必研讀心理學的書籍才能瞭解自己掙扎的原因,重要的是,
我們必須弄清楚人心是否可以完全脫離掙扎。
當我們掙扎時,起因總是來自真實的自己和期望中的自己之
間的衝突。然而,如果不加以任何解釋,我們能不能瞭解掙扎的
整個心理過程,然後停止所有的掙扎?我們能不能就像那艘隨風
而行的帆船一樣自在?如果我們努力去達到沒有掙扎的狀態,這
種行動的本身就是一種掙扎,所以這種境界就永遠無法達到了。
但是如果你在每一刹那都覺察到自己的心如何陷入永不休止的掙紮,如果你只是覺察而不去修正它,也不強迫自己的心達到所謂的平靜的狀態,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心自然而然就停止掙扎了。在這種狀態之下,你的心就能學到很多東西。這時學習就不只是收集資料而已了,因為你已經超越了心智的範疇,而發現到不可思議的至寶。這樣的心才是充滿喜悅的。
觀察自心,你會發現從早到晚心中如何充滿著掙扎,你的能
量都在這種掙扎中浪費了。如果你只解釋自己掙扎的原因,你會
迷失在解釋中,你的掙扎還是不能停止;然而如果你非常安靜地
觀察自己的心,不加以任何解釋,如果你只是讓你的心覺察它自
己掙扎,你很快就會發現你已經進入完全沒有掙扎的境界,你所
擁有的就是不可思議的警醒。在這種警醒的狀態中,是沒有高低
之分的,沒有大人物小人物之分,也沒有上師弟子之分,所有的不合理都消失了,因為你的心已經完全覺醒。一個完全覺醒的心,就是喜悅的。
問:我想做一件事,試了好多次都不成功,我是應該放棄努
力,還是應該堅持下去?
克:成功就是要達到某種特定的目標,而我們都崇拜成就,
不是嗎?一個窮孩子長大以後變成了百萬富翁,或是一個平凡的
學生變成了政府首長,大家都為他們鼓掌喝彩,倍加肯定;每個
男孩和女孩都希望得到某種成就。
然而,到底有沒有成就這樣東西?還是它只是人類追求的一
個觀念而已?因為你即使達到了目標,永遠都還有一個更遠的目
標在前面等待你去完成。只要你追求任何方面的成就,你就不可
避免地會陷入奮鬥和衝突之中,不是嗎?即使你達到了自己預定
的目標,你還是得不到休息,因為你想要爬得更高,得到更多。
你明白嗎?追求成功是一種求取“更多”的欲望,而一個不停地
要求“更多”的心,就是沒有智慧的心,它是平庸的,愚笨的,
因為這種要求更多的欲望,暗示著你已經落入了社會的模式,落
入了不斷的掙扎中。
什麼是滿足,什麼是不滿足呢?不滿足就是努力求取“更
多”的心態,滿足就是停止這種掙扎。但是如果你不明白這整個
要求“更多”的心理過程,你是不會得到滿足的。
譬如你考試不及格,你就必須再考一次,不是嗎?不論如何,考試都是十分不幸的事情,因為它沒有任何意義,也不能顯示你
真正的智慧。大體來說,考試只是記憶力的把戲,或許是運氣,
但是你還是得努力通過考試,如果不成功,就得繼續努力。
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,日常生活也是同樣的過程。我們都在
努力追求某些東西,我們從不停下來問問自己,到底我們所追求
的東西有沒有價值。我們從來不問自己它是否值得我們這麼費力,所以我們到現在都沒有發現它是不值得的,而且我們也從不反抗
父母、社會、心靈導師及上師的意見。只有當我們瞭解這整個追
求“更多”的心理過程,我們才能停止以成功或失敗的角度來思
考事情。
你知道,我們都害怕失敗、害怕犯錯,不但怕考試失敗,也
怕在人生中失敗。犯錯總是被視為一件糟糕的事,因為我們會被
人批評、責駡。但是話又說回來,你為何不能犯錯?全世界的人
不都在犯錯嗎?如果你永遠不犯錯,世界是否就不會像今天這樣
一團糟?如果你怕犯錯,你永遠也不會學到東西。
年長的人永遠在犯錯,然而他們都不希望“你”犯錯,因此他們就扼殺了你的創新才能。他們為何如此?因為他們害怕如果
你觀察並且質疑所有的事情,經過自己的實驗之後,你會親自發現一些真相,然後就會從傳統、社會和父母的權威中抽離出來。
因此,你總是被教導著去追求成就。你會發現成功這種東西往往
是從被人尊敬與否的觀點來看的。即使是聖人,他的所謂的精神
成就,也必須是受人尊敬的,否則他就得不到認可,得不到追隨
者。
所以我們總是從成就、從追求“更多”的觀點來思考。這所
謂的“更多”乃是由受人尊敬的社會賢達來決定的。換句話說,
社會很小心地建立了一個特定的模式,並且根據這個模式來判定
你是成功或失敗了,有智慧的人是不會根據成敗來決定事情的。
但是很不幸的,世界上有智慧的人太少了,也沒有人會告訴你這
一切。有智慧的人真正關心的是看清真相以及瞭解問題,而不是
從成功或失敗的角度來思考的。只有在我們並不是真的愛自己所
做的事情時,我們才會以成功或失敗的觀點來考慮事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問:人為什麼基本上都是自私的?我們可能儘量在行動上做
到不自私,但是當事情牽涉自己的利益時,我們就變得以自我為
中心而且漠視別人的利益。
克:我想我們不應該以“自私”或“不自私”來形容自己,
這點非常的重要,因為用字對人心有極大的影響力,當你罵一個
人自私時,他似乎就被蓋棺論定了。稱一個人為“教授”,你接近他時心中就有不同的感受。稱一個人為“聖人”,他的四周立刻就出現了光圈。你觀察自己的反應,你會發現以下的字眼譬如“律師”、“商人”、“州長”、“僕人”、“愛”、“上帝”等等,它們對你的人和神經系統都有奇特的效果,某個代表特殊職務的名稱會喚起某種階級意識,因此,我們首先要做的事,就是祛除這種字眼與感覺聯想到一起的下意識習慣。你的心對“自私”這個字眼已經先入為主地認為它代表的是非常錯誤、非常不高超的情境,你一旦開始對任何人事有了這種感想,你的心就蓋棺論定了。所以你問我“為什麼人基本上都是自私的”,這其中已經含藏著蓋棺論定的意味。
你必須能夠覺察到某些字眼會造成你的神經上、情緒上或思
想上的贊同或非難。譬如你聲稱自己是個善妒的人,你很快就阻
絕了進一步的探索,你已經停止去深入研究善妒的整個心理過程。同樣的,有許多人說他們努力發揚兄弟愛,但是他們所做的每件
事都在違背兄弟愛。他們並沒有認清這個事實,因為“兄弟”這
個字眼使他們感覺有意義,因此,他們已經被這個字眼說服,他
們不再進一步去瞭解兄弟愛,所以不論這字眼引起何種的情緒及
神經上的反應,他們都不再做進一步探索,因此,也就永遠找不
到真相了。
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事,就是去實驗和弄清楚,到底我們能
不能純粹地看到事實,而不從字眼聯想到非難或是讚賞。如果你
能看到事實,沒有任何非難或贊同的感覺,你就會發現在這種觀
察之下,你的心與事實之間的障礙就去除了。
你觀察看看自己是如何去接近人們心目中的大人物的,你會
發現,“大人物”這個字眼已經影響了你,因為報章書籍以及大人物的跟隨者都說他是個了不起的人,於是你就接受了這個看法;或者你會持完全相反的看法,然後說:“多蠢啊!他根本不是什麼大人物。”然而如果你能遠離所有外界的影響,只是純粹地看著事實,你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觀點。同樣的,“鄉下人”這個字眼所引起的貧窮、骯髒、卑微及其他的聯想已經影響了你的想法。但是,如果你的心不受任何影響,你不非難也不贊同,只是看著、觀察著,那麼你就不會再以自我中心,也不會再有“自私”以及“如何變得不自私”這類的問題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問:一個人從生到死為何總是希望被別人愛?如果他得不到
這份愛,為何他就無法像其他人那樣的泰然自若和充滿信心?
克:你認為其他人是充滿信心的嗎?他們也許是在自我炫耀、裝模作樣,但是你會發現在這種演出的背後,他們其實是空虛、
無聊而平庸的,他們根本沒有真正的信心。人為什麼希望被愛?
你難道不希望被父母、老師、朋友愛嗎?如果你是成年人,你希
望被妻子、丈夫、孩子或是你的上師關愛。人為什麼總是永不休
止地渴望被愛?
請仔細聽我的話。你希望被愛,因為你的心中沒有愛。你的
心中一旦有了愛,你希望被愛的渴望就停止了,你就不再需要別
人來愛你了。只要你還需要別人來愛你,你的心中就是沒有愛的;如果你的心中沒有愛,你就是醜陋的、殘忍的,那麼你又為什麼
應該被愛呢?沒有了愛,你就是行屍走肉,當一個行屍走肉的人
要求被愛的時候,他還是僵死的。反之,如果你的心中充滿了愛,
你永遠也不會要求被愛,你永遠不會拿著乞丐的缽去請別人填滿,只有空虛的人才要求別人來填滿自己,而一顆空虛的心,是永遠
無法以追隨上師或是其他上百種尋求愛的方式來填滿的。
問:成年人為何偷東西?
克:你難道沒有偷過東西嗎?你難道沒聽說過小男孩從其他
小男孩那裡拿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嗎?在人生中也是如此,不論我
們年輕或年長,我們其實都差不多,只是年長的人做得比較狡猾
一點罷了,他們用一大堆好聽的說辭來掩飾,他們要財富、要權
力、要地位,他們以心照不宣、圖謀和哲理的方法來得到他們想
要的。他們也偷,但是不稱為“偷”,因為“偷”已經被換成令人尊敬的字眼了。
然而,我們為什麼要偷東西?首先,因為目前的社會是組織
化的,因此,它把許多人的生活必需品都剝奪了,某些下層社會
的民眾沒有足夠的食物、衣服及容身之處,所以他們就只好自己
解決問題了。此外,還有些人不是因為食物不足而偷,而是因為
他們是反社會的人。對這些人而言,偷東西已經變成了一種遊戲、一種刺激,這代表著這些人沒有受過真正的教育。真正的教育是
要瞭解生命的含義,而不是努力通過考試而已。世上還有一種高
層次的偷竊、就是偷別人的想法與知識,當我們追求任何形式的
“更多”時,我們很顯然就是在偷竊。
我們為何永遠在要求、乞討、希望及偷竊呢?因為我們心中
什麼也沒有;在內心裡,在心理上,我們就好像一隻中空的皮鼓。
因為我們是空的,所以我們想把自己填滿,我們不但偷東西,還
模仿別人。模仿也是偷竊的形式,因為你覺得自己什麼也沒有,
而別人卻是個人物,所以你想用模仿的方式去得到一點他的光榮。
這種腐敗在生活中比比皆是,很少有人能真正脫離了它。所以我們必須知道,這種內在的空虛是否可能被填滿?只要我們的心期望被填滿,它就永遠是空虛的,當人心不再想要填滿它的空洞時,這個空洞才會消失。
留言列表